回憶零.一版實作遞迴下降時,吾人曾歸納,遞迴下降函數中主要是兩種短路結構,一是「或」結構,一是「且」結構。
「或」結構對應語法的 |
,「且」結構對應語法的 .
。重新看一次全是「且」結構的變數宣告式
,其語法規則寫為:
變數宣告式 = "元"・"・"・變數・"="・算式
其對應的遞迴下降函式:
fn 剖析變數宣告(&self, 游標: usize) -> Option<(O變數宣告, usize)> {
let 游標 = self.消耗(游標, O詞::元)?; // 若匹配不了 "元" ,短路返回 None
let 游標 = self.消耗(游標, O詞::音界)?; // 若匹配不了 "・" ,短路返回 None
let (變數名, 游標) = self.剖析變數(游標)?; // 若匹配不了 變數 ,短路返回 None
let 游標 = self.消耗(游標, O詞::等號)?; // 若匹配不了 "=" ,短路返回 None
let (算式, 游標) = self.剖析算式(游標)?; // 若匹配不了 算式 ,短路返回 None
Some((O變數宣告 { 算式, 變數名 }, 游標))
}
可以看到遞迴下降函式相較語法規則要長上許多,有沒有辦法做簡化呢?
前 5 行很相似,但在參數與回傳值中仍存在一些差異,如果改寫 self.消耗(游標, O詞)
,全改寫為 self.消耗某詞(游標) -> ((), usize)
,前 5 行的形式就會完全相同:
fn 剖析變數宣告(&self, 游標: usize) -> Option<(O變數宣告, usize)> {
let (_, 游標) = self.消耗元(游標)?; // 若匹配不了 "元" ,短路返回 None
let (_, 游標) = self.消耗音界(游標)?; // 若匹配不了 "・" ,短路返回 None
let (變數名, 游標) = self.剖析變數(游標)?; // 若匹配不了 變數 ,短路返回 None
let (_, 游標) = self.消耗等號(游標)?; // 若匹配不了 "=" ,短路返回 None
let (算式, 游標) = self.剖析算式(游標)?; // 若匹配不了 算式 ,短路返回 None
Some((O變數宣告 { 算式, 變數名 }, 游標))
}
前 5 行已經如此相似,寫出一個巨集且!
(宏/macro)來生成類似代碼也許是個好主意:
fn 剖析變數宣告(&self, 游標: usize) -> Option<(O變數宣告, usize)> {
let (_, _ , 變數名, _, _ 算式) =
且!(self.消耗元, self.消耗音界, self.消耗, self.消耗等號, self.剖析算式)
Some((O變數宣告 { 算式, 變數名 }, 游標))
}
至於這個且!
具體要怎麽寫,就交由道友自行練習。除了採用宏來簡化,還有另一種函數式語言的思路。
組合式剖析器
如果仔細觀察遞迴下降函式的前 5 行,它們的共性是什麼?皆返回 Option
,且一遇失敗便回傳 None
結束函式,那能否透過 Option
內建的 and_then
函式來簡化程式呢?
用 and_then
簡化「且」結構
fn 剖析變數宣告(&self, 游標: usize) -> Option<(O變數宣告, usize)> {
let (算式, 游標) = self
.消耗元(游標)
.and_then(|(_, 游標)| self.消耗音界(游標))
.and_then(|(_, 游標)| self.剖析變數(游標))
.and_then(|(變數名, 游標)| self.消耗賦值(游標))
.and_then(|(_, 游標)| self.剖析算式(游標))?;
Some((O變數宣告 { 算式, 變數名 }, 游標))
}
這寫法有一個大問題一個小問題。
- 大問題:
變數名
卡在閉包裡,外部截取不到,導致編譯失敗 - 小問題:
游標
還是反覆出現,改寫後程式碼簡潔不了多少
封裝 and_then
先來解決小問題,在 and_then
方法上包裝一層就能消除掉重複使用 游標
了:
// Rust 得先宣告 trait 才能給內建型別加方法
trait 組合子<U> {
fn 且<F>(self, f: F) -> Option<(U, usize)>
where
F: FnOnce(usize) -> Option<(U, usize)>;
}
impl<T, U> 組合子<U> for Option<(T, usize)> {
fn 且<F>(self, f: F) -> Option<(U, usize)>
where
F: FnOnce(usize) -> Option<(U, usize)>,
{
// 其他行都在寫類型
// 可以先看這行就好:封裝掉游標傳遞
self.and_then(|(_語法, 游標)| f(游標))
}
}
在給 Option<(T, usize)>
加上且
方法後就能將剖析變數宣告
寫成
fn 剖析變數宣告(&self, 游標: usize) -> Option<(O變數宣告, usize)> {
let (算式, 游標) = self
.消耗元(游標)
.且(self.消耗音界)
.且(self.剖析變數)
.且(self.消耗賦值)
.且(self.剖析算式)?;
Some((O變數宣告 { 算式, 變數名 }, 游標))
}
已經十分簡潔了。
實際上,上面這個函式編譯過不了,因為消耗音界
的類型是fn(&self: Self, 游標: usize)
,是一個接受兩個參數的函式,而 rust 不支援柯里化,編譯器接收到了一個 self 參數,仍會抱怨缺一參數。再進一步把每個剖析函數的回傳類型都改成 (T, 游標, Self)
或許能解決這問題。現在,暫時就先把參數加上去以過編譯。
傳遞 Self 也只是為了獲取 VecDequeue<O詞>
類型的 詞流
,直接開個新結構把 詞流
以及 游標
的資訊一起傳遞還比較容易點,用切片又更簡單。
TODO: 剖析器零.一版範例程式一開始就用切片而非游標來當剖析函式的參數...
傳遞剖析結果
再來解決剖析結果卡在閉包的大問題,解法一樣是透過包裝且
來完成,讓每個剖析函數的的回傳值都能一路傳遞下來:
trait 組合子<T, U> {
fn 且<F>(self, f: F) -> Option<((T, U), usize)>
where
F: FnOnce(usize) -> Option<(U, usize)>;
}
impl<T, U> 組合子<T, U> for Option<(T, usize)> {
fn 且<F>(self, f: F) -> Option<((T, U), usize)>
where
F: FnOnce(usize) -> Option<(U, usize)>,
{
// 將之前的剖析結果與新剖析結果以 tuple 包裝
self.and_then(|(語法, 游標)| f(游標).map(|(新語法, 游標)| ((語法, 新語法), 游標)))
}
}
最後回傳結構是巢狀的元組:
fn 剖析變數宣告(&self, 游標: usize) -> Option<(O變數宣告, usize)> {
let ((((_, 變數名), _), 算式), 游標) = self
.消耗元(游標)
.且(self.消耗音界)
.且(self.剖析變數)
.且(self.消耗賦值)
.且(self.剖析算式)?;
Some((O變數宣告 { 算式, 變數名 }, 游標))
}
這種寫法就被稱為組合子剖析器(也稱 parser combinator、剖析器組合子)。組合子函式泛指 and_then
, or_else
, map
, filter
這類型高階函式,所以鏈式應用高階函式來寫剖析器就被叫做組合子剖析器了。
組合子剖析器能接近宏的簡潔程度,又避免掉宏不易除錯的問題。近年似乎漸露頭角,有好些新興的剖析庫都以此風格寫就。
用 or_else
如法炮製「或」結構
類似地,「或」結構也能用高階函數來簡化,回憶句
的定義與遞迴下降函式:
句 = 變數宣告式
| 算式
fn 剖析句(&self, 游標: usize) -> Option<(O句, usize)> {
if let Some((變數宣告, 游標)) = self.剖析變數宣告(游標) {
return Some((O句::變數宣告(變數宣告), 游標));
}
if let Some((算式, 游標)) = self.剖析算式(游標) {
return Some((O句::算式(算式), 游標));
}
None
}
「且」結構還能靠 Rust 的 ?
來簡寫,「或」結構就得自己手寫 if ... return
來短路,顯得更加冗長。
先試著用 or_else
來簡化短路
fn 剖析句(&self, 游標: usize) -> Option<(O句, usize)> {
self.剖析變數宣告(游標)
.map(|(變數宣告, 游標)| (O句::變數宣告(變數宣告), 游標))
.or_else(|| {
self.剖析算式(游標)
.map(|(算式, 游標)| (O句::算式(算式), 游標))
})
}
好像沒什麼改善空間了,「或」結構不需要傳遞之前的剖析結果,比「且」結構要來得容易,而 map
中依然有重複出現的游標,那就照樣在map
之外包裝一層。
fn 映射<F>(self, f: F) -> Option<(U, usize)>
where
F: FnOnce(T) -> U,
{
self.map(|(剖析結果, 游標)| (f(剖析結果), 游標))
}
fn 剖析句(&self, 游標: usize) -> Option<(O句, usize)> {
self.剖析變數宣告(游標)
.映射(|變數宣告| O句::變數宣告(變數宣告))
.or_else(|| self.剖析算式(游標).映射(|(算式)| O句::算式(算式)))
}
「重複」結構呢?
如 音界咒 = 句.句*
這種「重複」結構,也可以透過組合子來達成,在 且
之外封上一層迴圈就能做到吧,同樣留作道友習題。
總結
組合子剖析器無非就是種風格,若嚴格地只使用組合子,那結構會很單純,風格會很一致。但想要混用原本遞迴下降平鋪直敘的寫法,或是加上一些宏也沒什麼問題。例如要結合應用前一章所說的優先級決定算法,也許遞迴下降的寫法更好寫一些喔。
零.二版的新語法脫不出這幾項結構,就不再將新的剖析代碼貼出來了。
更新:貧道試著加上了更多組合子,可參考音界咒源碼。